关于汉生病
关于汉生病
汉生病
汉生病是因感染名为“麻风分枝杆菌”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过去被称为“癞病”,但因其伴随着歧视色彩,现以发现麻风分枝杆菌的阿莫尔·汉生(Armauer Hansen)的名字命名,改称“汉生病”。
发病原因
引起汉生病的麻风分枝杆菌致病能力较弱,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杆菌进入人体,免疫系统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不会发病。然而,婴儿时期与未经治疗的汉生病患者长期密切接触的人可能会患上这种疾病。营养和卫生条件差会削弱免疫系统,增加患病的风险。
汉生病的症状
汉生病是一种主要影响皮肤和周围神经的疾病。一旦出现症状,它就会变成缓慢发展的慢性感染。最初的症状包括皮疹等皮肤病变和感觉麻痹,即失去对疼痛和热的感觉。如果病情发展且不治疗,可能会导致手、脚、面部等部位的运动障碍和畸形。手脚畸形会干扰抓握和行走等日常活动。

早期症状皮疹
汉生病的治疗
虽然汉生病有时可以自然治愈,但在没有任何药物的时代,即使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似乎有所好转,疾病最终也会复发,无法通过药物治愈。 1941年,美国研制出一种名为Promin的药物,对普罗明麻风分枝杆菌有疗效,汉生病从此成为一种可治疗的疾病。从那时起,药物治疗得到了改进,目前已建立了一种称为多剂并用疗法治疗方法,即服用三种药物六个月至几年。这些药品由世卫组织免费分发。一旦开始多剂并用疗法,麻风分枝杆菌就会在几天内失去传染性。
这样,汉生病就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治愈。这是一种常见疾病,不需要住院,可以一边治疗一边继续工作或上学。

WHO散发治疗药
后遗症
汉生病如果早期开始治疗是可以痊愈并不留残疾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没有治疗药物的时代,病情发展或治疗开始较晚的人身上都会留下后遗症。除了知觉麻痹和运动障碍等汉生病本身引发的残疾外,还存在手足或手指脚趾截肢的案例。这是因为知觉麻痹的人即使受伤也不会感到疼痛,因此他们可能不会接受治疗或根本就没注意到伤口。于是伤口恶化,就可能不得不截肢。不过,即使留有后遗症,只要汉生病痊愈了,那个人就不会成为传染源。
病例发生情况
在日本,每年报告的新病例仅少数,但大多数是外国居民。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认为该人在来日本之前就已经被感染,并在日本出现症状。目前,在日本出生和长大的人患汉生病的病例非常少。因为日本目前营养、卫生条件良好,没有可以作为传染源的患者。日本人极少数情况下也会患上这种疾病,但这些情况是,曾经感染过病毒但没有出现症状的人,由于随着年龄增长免疫系统变弱而患上这种疾病,或者曾经康复的人由于某种原因免疫系统变弱而出现复发。但放眼海外,每年新发病例约20万例,主要集中在营养、卫生条件较差的发展中国家。